08月01 失眠拯救指南,吃药不是首选!
失眠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。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有59%的人存在失眠症状。近日,发表在《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》期刊的《特定人群失眠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》指出,老年人、女性和儿童等人群常受失眠困扰,各自都有不同临床表现,治疗方法也各有侧重。
老人失眠,选对药物。在老年人群中,失眠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,超过60岁的老人中,近半数曾有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,其中12%~20%被诊断为失眠障碍。《共识》指出,随着年龄增长,人体睡眠稳态和昼夜节律会发生相应改变,包括总睡眠时间缩短、入睡时间延长、睡眠效率下降、夜间觉醒次数增加和觉醒时间延长等。
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伟告诉记者,老年人的失眠因素较为复杂,例如“唤醒阈值”更低,对环境中声光刺激、温湿度变化等因素更为敏感,会导致夜间易醒、不易再次入睡;白天外出活动少、卧床时间长、慢性疾病、睡眠障碍疾病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夜间睡眠质量。
在治疗方面,老年失眠患者应首选非药物治疗,包括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、认知行为治疗、物理治疗等,规律作息、适当锻炼,清淡晚餐、不喝浓茶,营造良好舒适的睡眠环境,睡前避免紧张、兴奋。若是睡眠呼吸障碍、夜尿症等其他障碍或疾病引起的失眠,需要加以鉴别并给予相应治疗。如果需要药物治疗失眠,应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,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。高伟强调,老年人要慎用苯二氮䓬类药物(如艾司唑仑、地西泮等),避免跌倒等风险,使用酒石酸唑吡坦、佐匹克隆等新型药物较为安全。
女性失眠,关注激素。《共识》强调,女性群体在月经期、妊娠期、产后哺乳期、围绝经期等不同生理阶段,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波动、生理不适等因素,失眠发生率较高。超过20%女性妊娠期失眠,30%的产妇主诉睡眠质量下降,1/3~1/2围绝经期女性受失眠、早醒等困扰。
育龄期女性常见经前期紊乱,包括经前失眠,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、夜间觉醒增多、影响日间功能等,在月经开始后逐渐改善。妊娠期女性在前3个月睡眠质量明显下降,妊娠晚期通常每晚醒来3~5次。产后女性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后觉醒时间显著增加和睡眠效率降低,产后抑郁是常见病因。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失眠则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、夜间觉醒次数增多、早醒和再入睡困难等,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障碍会加重失眠症状。
《共识》提出,不同生理阶段的女性,治疗失眠的方法有所不同。高伟表示,月经期女性出现失眠且存在情绪障碍的,必要时可考虑抗抑郁药物治疗。孕期女性失眠首选认知行为治疗,包括克服疲劳、减少疼痛或不适、降低起夜频率、提倡家庭支持和放松治疗等。对于产后失眠女性,应特别强调家庭成员对产妇夜间养育的支持,同时关注婴儿睡眠。对于围绝经期女性(年龄小于60岁、绝经小于10年、无禁忌症),可经专业医生评估后使用激素替代治疗。
儿童失眠,优化作息。儿童期失眠不仅影响身体健康、学习和情绪管理能力,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。《共识》介绍,儿童中有10%~30%存在失眠,包括行为性失眠和心理生理性失眠,主要源于睡眠环境和行为因素的异常。行为性失眠在0~5岁儿童中最常见,主要表现为抗拒就寝、入睡时间延长、睡眠维持困难或夜间觉醒增多,影响日间功能;心理生理性失眠主要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,与成人失眠表现类似。
高伟表示,儿童睡眠的生理特点随年龄增长而变化,新生儿每天应有16小时以上处于睡眠状态,4~12月龄婴儿为12~16小时,1~2岁幼儿为11~14小时,3~5岁幼儿为10~13小时,6~12岁儿童为9~12小时,13~18岁青少年为8~10小时。
治疗儿童失眠,以非药物治疗为主,只有在确定非药物治疗无效时,才考虑进行药物治疗。对于婴幼儿失眠,家长需要帮其建立相对固定的卧床及起床时间,保证独立睡眠,训练婴幼儿自行入睡而不是在其他物品等刺激下入睡,尽量避免在床上玩耍。对于青少年患者,就寝前1小时避免看电脑及手机屏幕,作业后适当放松,避免在床上写作业。
暂无评论